分光色差仪照明方式D/8是什么意思?
2025-03-27
D/8即漫射照明,8°方向接收,D/8照明方式凭借其准确可靠、适应性强、符合人眼视觉特性、通用性好以及测量模式灵活等优势,成为了色差仪中一种非常重要且实用的照明方式。本文对分光色差仪照明方式D/8含义及优势做了介绍。
分光色差仪照明方式D/8是什么意思?
色差仪照明方式D/8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结构模式,具体含义如下:
“D”代表漫射照明(Diffuse illumination):指的是光线通过积分球等装置进行多次反射后,以漫射的形式均匀地照射到样品表面。这种漫射照明方式能够使样品表面各个部位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尽可能一致,减少因光照不均匀而导致的测量误差。通过积分球内部的特殊设计,光线在球内不断反射、散射,最终以柔和、均匀的状态投射到样品上,确保样品表面的每一处都能被充分且均匀地照亮。
“8”表示探测器在与样品表面法线成8°的方向接收反射光(8-degree viewing angle):这里的8°角度是相对于样品表面法线而言的。探测器在这个特定角度接收反射光,包含了镜面反射光和漫反射光(若未采用特殊方式排除镜面反射光)。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模拟人眼观察物体时的角度和接收光线的方式,使测量结果更接近人眼对颜色的实际感知。
D/8照明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样品表面特性(如光泽度、纹理等)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无论是高光泽、低光泽的样品,还是表面粗糙或纹理复杂的样品,都能获得较为可靠和准确的颜色测量结果,因此在颜色测量领域应用广泛。
分光色差仪采用D/8照明方式优势:
1.测量结果精准度高
D/8照明方式中,“D”代表漫射照明,光线通过积分球多次反射后均匀照射在样品表面,确保样品各部位受光均匀,避免了因光照不均产生的测量误差。同时,“8”表示探测器在与样品表面法线成8°方向接收反射光,这种设计能全面捕捉包含镜面反射光和漫反射光的信息(未特殊排除镜面反射光时),从而更精确地反映样品真实颜色,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对样品表面适应性强
由于漫射照明的特点,D/8照明方式对样品表面的光泽度、纹理等特性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无论是高光泽的金属、塑料表面,还是低光泽的纸张、纺织品,亦或是表面粗糙或有特殊纹理的样品,都能进行准确测量。漫射光可以减少样品表面因光泽差异导致的反射光分布不均匀问题,降低表面特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使得不同表面状态的样品都能获得可靠的测量数据。
3.符合人眼视觉特性
人眼观察物体时,光线进入眼睛的角度和接收情况与D/8照明方式中8°观测角度设计类似。8°的观测角度设计模拟了人眼观察物体时的角度和接收光线的方式,使得测量结果与人眼对颜色的实际感知更为接近。在实际应用中,当需要将仪器测量结果与人眼视觉评估进行对比时,D/8照明方式能够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数据,方便进行颜色的质量控制和评估。
4.通用性与兼容性好
D/8照明方式是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推荐的标准照明观测条件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的颜色测量。许多国家和行业的颜色测量标准都采用了这一照明方式,因此使用D/8照明方式的色差仪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兼容性,便于不同实验室、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流和比较,确保颜色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5.可实现多种测量模式
基于D/8照明方式,借助特殊的光学设计或配件,可实现包含镜面反射光(SCI)和排除镜面反射光(SCE)等不同测量模式。这种灵活性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测量需求和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以获得更准确、更符合实际应用的颜色测量结果。比如,在进行颜色研发、配方设计等需关注颜色本身属性的工作时,可选择SCE模式;而在评估产品整体外观颜色时,SCI模式则更为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