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E标准色度系统有哪些?CIE三刺激值和色品坐标怎么计算?
2023-05-18
颜色的定量度量受观察者的视觉生理条件、外界的照明条件和观察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统一颜色表示的方法及度量条件,CIE规定了颜色测量原理、数据和计算方法,称为CIE标准色度系统。本文对CIE标准色度系统的类型及CIE三刺激值和色品坐标计算方法做了介绍,对色度学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CIE标准色度系统的类型:
1.CIE1931RGB系统
所有颜色都可以通过三原色按着特定比例混合制成,不同波长的光谱颜色在2°视角下采用红(R)、绿(G)、蓝(B)三原色进行颜色匹配,并将三原色的单位调整到相等数量相加匹配出等能白色,可见光波长范围是380nm~780nm,若波长间隔为10nm,那么对各个波长的光谱颜色做匹配实验,就能得到一组颜色方程,如下式所示:
经过上述匹配实验可以得到一组光谱曲线r(λ)、g(λ)、b(λ),表示在380~780nm 范围内各光谱线,如果某个光谱曲线所对应的,r(λ)、g(λ)、b(λ)的混色结果与该光谱色相同,那么这三条曲线就是该光谱三刺激值曲线,如下图所示。
因此CIE1931RGB色度系统是在莱特(W.D.Wright)和吉尔德(J.Guild)两人的实验结果上的平均值,来确定匹配等能光谱色的RGB三刺激值,后来国际照明委员会于1931年正式推荐了CIE1931RGB系统,即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
2.CIE1931XYZ系统
在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435.1~546.1nm波段中,红色响应值出现了负值情况,因此,如果想要匹配出这一波段的颜色,则还需要通过补色实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照明委员会在同一年又推出了新的颜色体系即CIE1931XYZ系统,通过三个假象的原色X、Y、Z来替代RGB系统中的三个原色R、G、B,进而就不会产生负值现象,解决了这一难题。CIE1931XYZ系统的X和Z代表色品值,Y即代表色品值又代表亮度值,所以y(λ)函数曲线与视觉曲线效果一致,如下图所示。
CIE1931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适用于20视角的条件下进行测量与应用,对于大于2°视角的观察面积,我们会采用CIE1964标准10°视角做测量。这两种标准色度系统是作为国际上颜色测量和表征的统一标准,是颜色计算和测量的基本依据。
CIE三刺激值和色品坐标计算方法:
为了计算颜色的三刺激值和色品坐标,我们必须要知道光源辐射到物体后,通过人眼产生的光谱能量,这样被称为颜色刺激函数。在颜色科学发展过程里,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三刺激值的计算方法,但是到目前为止,国际上没有提出一个统一标准的准确计算方法,这其中包括CIE规定的标准定义法、三次插值法、最小二乘法、美国的ASTM E308-95加权表云算法、最优加权表算法等,本文采用的是CIE规定的标准定义法对三刺激值进行计算。
根据CIE规定的三刺激值计算,确定的标准方程表达式如下式,其中E(λ)表示光谱数据,R(λ)表示物体反射率,x(λ),y(λ),z(λ)表示配色函数,由于CIE1931系统适合在1°~4°视角下观察,大于4°视角的观察则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所以国际照明委员会在1964年又推荐了CIE1964标准色度系统,满足10°视角下的观察条件。
上式中,k与k10为归化系数,其物理意义表示在光源色里Y值要调整到100;对于物体色将照明体的Y值调到100,实现理想的完全漫反射R(λ)=1。a,b为波长范围,通常取值在380-780nm之间,在计算三刺激值时,波长间隔有10nm、5nm、1nm等,大多数可以采用5nm间隔,如果计算精度不高可采用10nm间隔,但是需要高精度的计算则需要用1nm间隔。在实际计算中,由于光源和物体反射率会随着环境发生变化,很难用精确的表达式进行表述,因此,便于实际计算,通常将积分转化为求和的方式进行运算,其表达式形式如下式所示。
在获得颜色的三刺激值之后,就可以计算出它的色品坐标,同样在CIE1931和CIE1964色度系统中有相应的计算公式如下式所示。
将光谱色的坐标点相连接,会形成马蹄状的图形,这样的曲线图被称为CIEx-y色品图的光谱轨迹,如下图2所示。